2018-2019赛季CBA赛制规则详解
2018-2019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在赛制上进行了多项调整,这些变化对联赛竞争格局和观赏性产生了重要影响。以下是该赛季CBA赛制的详细解析。
常规赛阶段
2018-2019赛季CBA常规赛首次将参赛球队扩充至20支,这是联赛扩军计划的重要一步。所有球队被分为四个小组,每组5支球队,分组依据是上赛季的最终排名,采用蛇形排列方式进行分组。
每支球队需要完成46轮常规赛,具体包括与同组对手进行主客场四循环比赛共16场,与其他三个小组的15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共30场。这种赛制设计既保证了同组球队间的激烈竞争,又维持了联赛整体的公平性。
季后赛阶段
季后赛名额从原来的8支增加到12支球队。常规赛前四名直接晋级八强,第五至第十二名的球队需要通过附加赛争夺另外四个八强席位。具体对阵形式为第五对第十二,第六对第十一,第七对第十,第八对第九。
附加赛采用三战两胜制,常规赛排名靠前的球队多一个主场优势。八强赛开始采用五战三胜制,半决赛和总决赛则采用七战四胜制。这种阶梯式的赛制设计既保证了强队的优势,又给了中游球队更多展示机会。
外援政策
该赛季延续了亚洲外援政策,但有所调整。上赛季排名第17-20位的球队可以注册一名亚洲外援,但当该外援上场时,球队只能使用双外援。其他球队仍保持两人次的外援使用规则。
在季后赛阶段,所有球队的外援使用统一调整为两人次,取消了亚洲外援的特殊政策。这一调整旨在提升季后赛的公平性和竞争质量。
其他重要规则
比赛时间仍采用四节48分钟制,每节12分钟。延续了前赛季的录像回放规则,允许教练在特定情况下挑战裁判判罚。同时继续执行末节单外援政策,即第四节各队只能使用一名外援。
这个赛季的赛制改革为后续CBA联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特别是季后赛名额的增加和赛制的调整,使得更多球队能够参与到高水平的竞争中,有效提升了联赛的整体关注度和商业价值。这些变化也反映出CBA联赛向更加职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