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-2005赛季CBA赛制规则详解
2004-2005赛季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赛季,这一赛季的赛制规则有一些显著特点,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赛季的赛制安排和竞赛规则。
常规赛阶段
2004-2005赛季CBA共有14支球队参加,常规赛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。每支球队需要进行26轮比赛,与其他13支球队各进行两次交锋,一次主场一次客场。常规赛从2004年11月14日开始,持续到2005年3月20日结束。
季后赛阶段
常规赛结束后,排名前八的球队进入季后赛。季后赛采用交叉淘汰赛制,具体对阵方式为:第一名对第八名,第二名对第七名,第三名对第六名,第四名对第五名。季后赛采用五战三胜制,先赢得三场比赛的球队晋级下一轮。
半决赛阶段
四分之一决赛胜出的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。半决赛同样采用五战三胜制,对阵方式为:1/8胜者对4/5胜者,2/7胜者对3/6胜者。
总决赛阶段
半决赛的两支胜者进入总决赛,争夺当赛季CBA总冠军。总决赛采用七战四胜制,先赢得四场比赛的球队将获得总冠军。
降级规则
2004-2005赛季CBA实行升降级制度。常规赛结束后,排名最后两名的球队将降入甲B联赛,而甲B联赛的前两名将升入下赛季CBA。
外援政策
该赛季CBA继续实行外援政策,每支球队可以注册两名外籍球员,但比赛中只能有一名外援同时上场。外援上场时间没有限制,但各队需要遵守工资帽规定。
技术规则
比赛采用国际篮联FIBA规则,每场比赛分为四节,每节12分钟。若常规时间打平则进行5分钟加时赛,直至分出胜负。
裁判制度
CBA采用职业裁判制度,所有比赛由经过认证的职业裁判执法。重要比赛还会启用录像回放系统辅助判罚。
这个赛季的赛制为后来CBA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许多规则如季后赛对阵方式和外援政策等都延续至今。北京金隅队在该赛季表现出色,最终夺得了2004-2005赛季CBA总冠军。